图片来源:界面图库 界面新闻记者 | 孙艺真 国资入主、并购重组、新老交替、业务重构……今年年内,证券行业高管人事“变动潮”持续。 7月4日,德邦证券官网公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名单。原副董事长兼CEO武晓春担任公司总经理兼财务总监,代行首席风险官职责;原高级副总裁、董事会秘书、首席人力资源官朱瑾继续担任原职;原副总裁陈凌云和孙超担任副总经理;丁丽琴仍担任合规总监一职。 总体而言,德邦证券核心管理层基本延续“原班人马”,唯一核心岗位发生变化的是原总裁左畅。有接近德邦证券的知情人士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:“左畅仍将在德邦证券旗下子公司德邦基金、德邦资管任职,继续担任德邦证券子公司管理职务。” 公司方面解释,本次变化主要体现在对总经理职级体系的规范统一,是其董事会换届后对管理职能进行的优化调整,以适配国资国企监管体制,科学厘清权责边界,提升决策的规范化与高效化。 德邦证券“拥抱”山东国资是近年来地方国资收购中小券商股权的代表性案例之一。 今年5月29日,德邦证券在济南召开股东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,山东财金集团提名的4名非独董和2名独董全部当选。董事会规模从9人扩至11人。山东财金集团董事长梁雷出任德邦证券董事长,原德邦证券董事长金华龙任副董事长。 “券商高管调整是市场化改革与国企整合的必然结果。股权变动后,新股东往往通过人事布局强化控制权,既保障业务连续性,又要适配国资监管体制。”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点评称。 今年以来,证券行业高管“变动潮”已从年初持续至今。就在德邦证券公布高管名单的名单前一天,亦有三家券商同日发生高管变动——括华福证券原总裁黄德良升任党委书记、董事长;国投证券原总经理王苏望履新党委书记、董事长;大和证券(中国)总经理耿欣离任,由董事长野吕濑元太代管。 据界面新闻不完全统计,2025年,至少有包括中银证券、国都证券、德邦证券、中邮证券、国海证券、长江证券、华兴证券、中原证券、中信建投、粤开证券等十余家券商董事长发生变更;此外,爱建证券、金圆统一证券、国都证券、东海证券、方正证券等十余家券商总裁/总经理一职也发生更迭。 不难看出,除了到龄退休等“新老交替”因素之外,今年内,股权变更与并购重组已正成为券商高管更迭的主要原因之一。 当前,随着国资入主中小券商,股权变更引发治理重构,其代表性案例除山东财金入主德邦证券之外,还包括湖北国资接手长江证券引发的高管变动。今年3月,长江证券原董事长金才玖卸任,该公司党委书记、董事刘正斌代为履行职务;在并购重组方面,在浙商证券完成对国都证券的收购之后,今年5月,浙商证券总裁钱文海出任国都证券董事长,2月,原浙商证券副总裁张晖空降国都证券总经理,推动管理架构融合。 总体而言,高管变动可能带来新的管理思路和发展战略,推动机构优化业务布局,而与此同时,高管变更也可能带来短期的团队磨合与业务调整压力。 从行业层面看,随着券商并购重组不断涌现、部分并购案例已由股权收购推进至公司治理阶段,如何有效进行企业合并重组后的组织结构整合与优化? 田利辉向界面新闻记者进一步指出,平衡利益的关键点在于股东高管协同、治理结构优化和激励机制设计三方面: 一是国资应扮演“战略引领者”,而非微观干预,要通过政策资源赋能,而非替代其市场化决策;二是完善“一委三会一层”架构,强化董事会授权机制,避免职能重叠。同时混改引入多元股权,降低“一股独大”风险;三是高管薪酬需“固定+绩效+股权”组合绑定长期利益;员工则通过培训、岗位优化稳定队伍。总之,并购重组中的券商需在“政策导向”与“市场化运营”间找平衡点,通过科学治理实现多方共赢。
OETY欧亿·(中国)体育官方网站 – 转行教培、团队集体跳槽…..行业深度变革下券商分析师流动有“新意”
图片来源: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记者 | 陈靖 近日,一则中泰电新分析师离职转行做教培的消息在金融圈引发热议。截图显示,中泰证券研究所前员工周寒阳告别券商行业,投身教培领域,从事高中科创一条龙辅导等工作。 对此,周寒阳向界面新闻回应,“进入证券行业受父亲影响,而转至教培并非突发奇想,券商从业经历与教培有相似之处,教培能带来更强的成就感与正反馈。” “目前金融业转行的人很多。券商转行出去卖化妆品、卖保险、开餐馆的,到我去做教培。我前天认识的朋友也是券商从业,他是转行去做出国留学这个赛道。并且我们发现转行做了留学、教培,收入都是此前在券商的两倍以上。”周寒阳进一步对界面新闻表示。 周寒阳于2018年7月起任职于平安证券,2022年6月加入中泰证券(600918.SH),在电力设备新能源领域深耕近7年。其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券商行业人才流动的新动向。 2025年券商研究所人员往来仍保持高频状态,受并购重组、行业内卷、裁员降薪等多重因素影响,多家券商知名分析师、管理层组团外流,行业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。 自国联民生(601456.SH)合并正式落地,其研究所便上演离职潮。界面新闻从业内获悉,6月20日,原民生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牟一凌确定加入国金证券(600109.SH),任公司首席策略官、常务副所长以及策略组负责人。牟一凌团队成员纪博文、吴晓明等7位分析师也一同从证券业协会官网“消失”,组团离职。 除牟一凌团队外,原民生证券建筑建材行业首席分析师李阳入职国金证券任所长助理、建筑建材首席;原民生证券建筑建材团队赵铭任职国金证券建材研究员;原民生证券宏观团队宏观首席赵宏鹤任国金证券宏观高级分析师,其团队多位成员也将组团加盟。 在销售条线,2024年9月,原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、机构销售总监冯诚入职国金证券任股票销售交易部总经理。此外,民生证券研究院还有十余人陆续加盟国金证券。 国联证券方面,原研究所所长杨烨辉于3月20日加盟华金证券,担任总裁助理兼研究所所长;原研究所副所长、科技组组长、电新首席分析师贺朝晖4月入职华金证券,任副所长、电新首席分析师;家电轻工首席管泉林已离职;原总裁助理、首席经济学家赵雪芹也已离职。 5月23日,原国联证券固收首席李清荷携团队跳槽至方正证券,继续担任固收首席。5月27日,原民生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谭逸鸣加盟天风证券研究所,其团队两名成员刘雪和唐梦涵或也将随其加盟。 国泰海通(601211.SH)研究所方面也有相似情况,但相比国联民生合并引发的大规模团队变动情况较轻微,但也有部分资深分析师选择离开。例如,原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于今年4月离职后,加入东方证券分管研究业务。 6月24日,国泰海通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卸任。他曾于2023年12月接任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兼首席经济学家,今年4月履新国泰海通首席经济学家,有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,其离职原因或与合并后的组织架构调整等有关,下一站将赴某家大中型券商。 “佣金下滑倒逼转型,券商研究所人才正向着‘重资本+轻人力’的方向转变。其实像分析师转行,本质也是行业生态变革的缩影。”某资深行业分析师对界面新闻称,“2025年公募基金费率改革落地,券商分仓佣金收入同比下降约15%,研究所‘人海战术’难以为继,倒逼机构聚焦高端研究人才。” 2024年度,大型券商中,国信证券(002736.SZ)、广发证券(000776.SZ)、中信证券(600030.SH)减员超过1000人。其中,中信证券在业务结构调整过程中,对部分冗余岗位进行优化,一般证券业务人员减少明显,但在分析师团队建设上,根据业务发展需求,有针对性地引进了一些具备海外市场研究经验、对新兴产业有深入研究的分析师,整体分析师团队规模反而略有增长。 而像华福证券、华创证券、中德证券等小券商,从业人员反倒略有增加。这些小券商通过差异化发展策略,如专注于某一特定行业或区域市场,吸引了部分专业人才的加入,分析师数量也相应有所上升。例如,华福证券专注于区域经济研究,其分析师团队规模在过去一年增长了超10%。 在行业变局下,券商分仓佣金排名也有所波动。以往在分仓佣金排名中靠前的大型券商,如中信证券、华泰证券(601688.SH)等,凭借强大的研究实力、广泛的客户基础以及丰富的产品线,依然保持在前列位置。 一些中型券商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,积极调整研究方向与服务模式,分仓佣金排名有所上升。例如,国金证券在加强研究所建设,引入多位知名分析师后,研究服务质量提升,分仓佣金排名在2024年至2025年期间上升了3个名次。 […]